博宝艺术家 > 艺术家 > 却吉迥乃个人官网
销售作品
欣赏作品
浏览
19335
分享
463
粉丝
1493
+关注
更多
—  微信扫码 参与互动  —

却吉迥乃

司徒·却吉迥乃(1699—1744年,又名曲吉朗瓦),是著名语言学家,又是藏传佛教噶举派高僧,清康熙三十八年(藏历第十二饶迥阳土兔年,公元1699年),却吉迥乃出生在朵甘思六冈之金沙、澜沧江间的色莫岗地方(今四川甘孜州德格县阿垅地区),其父名阿旺次仁,母名察古玛。司徒·却吉迥乃5岁时,随父识字读书。两年后进了班觉寺,开始学习佛学理论,先后拜阿垅喇嘛衮却和克钦班珠,系统地学习了内明、声明、历算、诗学等基础学科。康熙五十一年(1712年)五月,14岁的却吉迥乃为了深造,毅然离家赴藏。在拉萨,红帽系八世活佛曲吉敦珠为他授沙弥戒,赐名:噶玛丹贝宁切朱拉曲吉朗瓦。康熙六十年(1721年),二十出头的却吉迥乃携母亲再次去拉萨、后藏各地寺庙进行朝拜、考察、搜集资料。雍正七年(1729年)3月,司徒·却吉迥乃在德格土司丹巴次仁的资助下,正式动工修建藏传佛教噶举派名寺—德格八邦·圣教法轮寺。他担任了该寺首任主持。乾隆十一年(1746年),却吉迥乃第四次入藏,成为红帽系著名活佛。乾隆十五年(1750年),却吉迥乃以大师身份第五次赴藏,为各地各教派的僧俗群众讲经传法,颇受好评。司徒·却吉迥乃虽然驻于德格八邦寺,但为了学习、考察、传经,不顾旅途遥远,足迹遍及卫藏、多康和云南丽江一带。他曾5次入藏,两次进入尼泊尔,每到一地,便拜当地大德为师。不论哪个教派,他都虚心请教,并将其所述牢记于心,使他在声明学、诗学、历算、雕塑等学科上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他在医学领域造诣也很深。在拉萨,他曾治愈不少面临死亡的天花患者;在德格,他曾配制了当地根本没有的名贵藏药“佐塔”名扬四方。司徒·却吉迥乃在语言学方面很有造诣。他翻译了著名的古梵文语言学论著《巴尼巴声明学或巴尼尼声明学》和《阳金韵经》等,最有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。他的《司徒文法广释》,集中了前辈的论述精华,历经8个寒暑始成。他以吞弥·桑布扎为典范,深究各类声明论著,而后详加注释,是藏文文法典籍中的一部权威性巨著。解放后,曾三次铅印出版。为藏族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。司徒·却吉迥乃生前从事翻译著述甚多,共有83种,14卷。现存八邦寺刻印的《佛教源流全集》,共5218页。其作品尤以自吐蕃松赞干布以来有关印度历算、天花疗法及各种医药、语言学典籍的译著《巴尔巴声明》、《阳金韵经》等。他还重新订正了前人的译文,曾担任德格版藏文《大藏经》的主编。在他的主持下,德格印经院把散落于藏区各地的零星书版搜集起来,经他审阅、鉴定后择珍本整理校勘,使德格版《甘珠尔》成为著名善本。司徒·却吉迥乃专为此撰写了200多页的目录和说明,为藏族文化的发展,做出了较大贡献。司徒·却吉迥乃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他在语法著作方面所做的努力。他的《司徒文法广释》,集中了前辈的论述精华。有人对他的著作进行详考,发现80%以上是在同类学科中少见的。司徒·却吉迥乃本身也是一位唐卡大画家,他的转世系统即当今的泰锡度仁波切(泰锡度即大司徒的谐音)。他的技法承袭自噶玛噶智画派,但他的画风比起之前的噶玛噶智作品更加淡雅,人物花鸟更加细致,并且非常重视主尊头光与背光的透明感。乾隆三十九年(公元1774年2月24日)司徒·曲吉迥旧病复发,溘然长逝,终年76岁。

返回顶部